高邮“鞋婆婆”来扬“创业”10年 手工布鞋被华侨当纪念品收藏
“鞋婆婆”做布鞋已经10多年。 在香格里拉小区,有一位66岁的婆婆林德彩,街坊邻居称她“鞋婆婆”。她是街坊邻居眼中的做布鞋巧手,从小巧玲珑不到巴掌大的娃娃绣花布鞋;古朴典雅的男式圆口鞋;再到时尚新潮的女式方口鞋,还有美观大方的松紧鞋,这位婆婆都会做。她做的布
“鞋婆婆”做布鞋已经10多年。
在香格里拉小区,有一位66岁的婆婆林德彩,街坊邻居称她“鞋婆婆”。她是街坊邻居眼中的做布鞋巧手,从小巧玲珑不到巴掌大的娃娃绣花布鞋;古朴典雅的男式圆口鞋;再到时尚新潮的女式方口鞋,还有美观大方的松紧鞋,这位婆婆都会做。她做的布鞋还受到多国华侨喜爱买回去收藏。
手艺靠自学
10多年做了几千双布鞋
昨天在小区北门口,记者终于见到了这位“鞋婆婆”。她头戴一顶褐色绒毛帽、身穿花外套,黑长裤,搭配一双两片瓦的烟灰色棉布鞋。婆婆正聚精会神地低着头用针线缝制着手里的一只鞋底。
身前的一个展板上放着好多双布鞋,从大人到孩子穿的。一片花花绿绿的鞋面,看着就很讨喜。男士的鞋面大气稳重,女士的鞋面多彩又不失古朴典雅。她身后的一辆三轮车也算是“鞋婆婆”的百宝箱,车上焊接了特制的架子,架子上挂着近百双布鞋,每一双的样式都不重复。
“婆婆,您这手艺跟谁学的?”记者问。“没人教我,做鞋子的手艺都是自学的。”婆婆笑着说,她头上的帽子、身上穿的衣服还有鞋子都是自己加工做的。母亲也从来没有教过她做鞋子。她第一次做鞋子,完全是凭着回忆做起来的,想着当年姐姐与母亲做布鞋的对话,再凭着自己摸索,一双布鞋竟然完成了。
“鞋婆婆”的老家在高邮甘垛镇,父亲在她6岁时去世。母亲带着6个子女艰难生活。为了挣更多的钱,母亲一个人去上海打工,在上海一户人家做保姆,一干就是很多年,那户人家待母亲也不错。后来她知道母亲工作的这户人家是扬州人。从此她对扬州也有了特殊的感情。
2004年“鞋婆婆”从老家与老伴一起来到了扬州。“扬州那么大,我不仅想来看看,还要在这里生存发展。从2004年来扬州一直到现在,她在扬州创业了,做的鞋子已经有几千双。
学会网上淘布料
摆摊的地方成了“马路沙龙”
糊鞋面要至少4层布,晒干、剪鞋样、做鞋帮子……剪子、鞋锥子、钳子、小刀、麻线……这些工序,这些工具,10多年了,一直围绕着“鞋婆婆”的生活转。“鞋婆婆”带着老伴来扬州后,因为收入不高,她做了第一双自己穿的布鞋,邻里都喜欢。之后帮人家做得多了,她就想到了这个副业,做布鞋。
虽然没有师傅的传承手艺,但是“鞋婆婆”会请教,也会自己钻研。她的鞋子越做越多了,样式也越来越多。在摆摊的地方,街坊邻居以及老顾客都成了她的好朋友,有人称她这里是“马路沙龙”。如果有几天不出摊,甚至有人上门去找她。
“我现在跟着孙子学会了上网。”“鞋婆婆”告诉记者,现在她学会了在网上选鞋面的棉布料,她发现网上的不仅价格便宜些,关键款式也多。只要年轻人喜欢的样子,她都乐意做。
来扬旅游华侨
买她的手工布鞋当纪念品
“鞋婆婆”的布鞋可不是一般的牛,就连美国、加拿大、日本的华侨都对她的鞋很赞赏,还有人将她做的各式娃娃布鞋买回家做收藏。
“经常到了节假日会有一些华侨来扬州旅游,经过我的摊子,拿起布鞋就喜欢。”“鞋婆婆”自豪地告诉记者,她卖的不是鞋而是手艺,之前有不少华侨见到她做的布鞋就爱不释手的,买了不少说要回去收藏。更有一位华侨一直追到她家里,要去拍拍她做鞋子的环境,记录她是怎么样做鞋子的,说要带回去给那边的人看看中国传统的手工布鞋。
除了华侨喜欢,还有一些扬州年轻人专门来她这里,挑娃娃穿的小布鞋。布鞋有虎头鞋、绣花鞋,片瓦缝合的、圆口、宽口的,每个样式都要买,说是以后这样的手艺怕没了,拿回家做展览。
在记者采访时,不时会有市民来看布鞋,还有的邻里请她改鞋子,一些小手工“鞋婆婆”都是免费给做的。因为年纪大,眼睛也不太好,“鞋婆婆”说,家里人不让她这么辛苦,不过,做鞋子是她的兴趣,只要能做下去,她都会坚持的。
(责任编辑:绣花鞋)